博洛尼亚讯 在意大利足球的版图中,博洛尼亚并非传统豪强,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俱乐部始终以独特的韧性和野心书写着自己的故事,俱乐部传奇人物、现任管理层成员马尔科·迪瓦约(Marco Di Vaio)在接受专访时坦言,尽管博洛尼亚的财政预算与意甲顶级球队存在“巨大差距”,但夺取意大利杯冠军仍是C7娱乐球队的“最高荣誉目标”,这一表态不仅揭示了中小俱乐部的生存现状,也为球迷点燃了逆袭的希望。
迪瓦约毫不避讳地指出,博洛尼亚的运营预算“仅为尤文图斯、国际米兰等球队的1/5甚至更低”,根据意甲官方数据,2022-23赛季,尤文图斯的薪资总额高达1.8亿欧元,而博洛尼亚仅为4000万欧元,在转会市场上的净投入更是天壤之别。“我们无法像豪门那样一掷千金,必须精打细算每一笔引援,”迪瓦约表示。
这种差距直接体现在联赛成绩上,过去十年,博洛尼亚的意甲排名长期徘徊在中下游,仅两次闯入欧战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方三强(尤文、国米、AC米兰)几乎垄断了联赛冠军和欧冠资格,迪瓦约坦言:“我们和强队的差距不仅是球场上的11人,更是整个体系的差距——青训、医疗、商业开发,甚至球迷基数。”
预算受限并未消磨俱乐部的雄心,近年来,博洛尼亚通过“低成本高回报”的策略逐渐崛起:2021年聘请少帅蒂亚戈·莫塔(Thiago Motta),重用年轻球员如刘易斯·弗格森(Lewis Ferguson)和约书亚·齐尔克泽(Joshua Zirkzee),并依靠数据分析挖掘性价比引援,上赛季,球队以第9名收官,创下近五年最佳战绩。
在联赛争冠无望的背景下,迪瓦约将意大利杯视为“打破天花板的关键战场”。“杯赛是冷门的温床,单场决胜的赛制让我们有机会击败任何对手,”他回忆道,2022-23赛季,博洛尼亚曾一路淘汰国际米兰闯入八强,最终惜败于佛罗伦萨,那场战役被迪瓦约称为“近年最接近梦想的时刻”。
历史上,博洛尼亚曾两次问鼎意大利杯(1970年、1974年),但此后近50年再无冠军入账,迪瓦约认为,重现这一荣耀不仅能提振球队士气,更能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收益:“欧联杯资格意味着数千万欧元的收入,这对我们至关重要。”杯赛冠军还将为俱乐部吸引更多赞助商和顶级球员的关注。
挑战依然严峻,意大利杯的赛程密集,常与联赛关键战重叠,而豪门球队往往在淘汰赛后期才派出主力,迪瓦约透露,俱乐部已制定“轮换策略”,确保主力球员在杯赛中保持最佳状态。“我们可能需要在联赛中做出牺牲,但这是值得的,”他坚定地说。
面对财政劣势,博洛尼亚将青训视为“最可持续的竞争力”,俱乐部近年来投资升级了青训基地,并与当地学校合作扩大选材范围,2023年,19岁的中场新星乔瓦尼·法比安(Giovanni Fabbian)被国际米兰回购后租借至博洛尼亚,迅速成为中场核心,印证了这一路线的可行性。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商品’,而是为一线队输送即战力,”迪瓦约强调,博洛尼亚一线队中有6名本土青训球员,这一比例在意甲排名前列,俱乐部通过社区活动巩固球迷基础,每赛季的“家庭观赛日”和球员走访学校项目,让这支球队成为博洛尼亚市的象征。
在博洛尼亚的街头,球迷对俱乐部的“务实野心”表现出惊人的包容,一位老球迷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清楚自己的定位,但每次杯赛抽签后,全城都会讨论‘今年是不是时候了’。”这种情感共鸣或许正是迪瓦约信心的来源。
“足球不只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迪瓦约总结道,“当我们踏上球场时,11人对11人,一切皆有可能,意大利杯就是证明这一点的最佳舞台。”随着新赛季的开启,博洛尼亚能否实现“以小博大”的奇迹?答案将在每一场比赛中逐渐揭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