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曼联近年来在青训体系上的投入正迎来丰厚回报,据英国媒体最新报道,红魔将从两名青训球员的二次转会条款中总计获得约1350万英镑的额外收入,瑞典边锋伊兰加的转会为曼联带来600万英镑分成,而葡萄牙后卫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A费)的交易中,曼联的二次分成条款更高达750万镑,这两笔意外之财将显著缓解俱乐部在财政公平竞赛(FFP)规则下的压力。
伊兰加:从梦剧场到诺丁汉森林的增值之路
2023年夏窗,21岁的瑞典国脚伊兰加以1500万英镑转会费加盟诺丁汉森林,合同中包含曼联保留的20%二次转会分成条款,本赛季,伊兰加在森林队表现亮眼,贡献8球9助攻,身价飙升至3000万英镑以上,随着多家英超俱乐部对其展开追逐,森林队若在今夏以超过3000万镑的价格出售,曼联将自动获得600万镑分成。
《曼彻斯特晚报》指出,这笔潜在收入对曼联至关重要,俱乐部在去年夏窗豪掷1.C7娱乐8亿英镑引援后,亟需通过球员交易平衡账目,体育总监约翰·默托夫曾公开强调:“激活青训球员的增值条款是可持续运营的关键。”
A费交易:本菲卡触发750万镑隐藏条款
更令人惊喜的是葡萄牙左后卫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的交易,2022年曼联以650万镑将其卖给本菲卡时,合同中植入了复杂的二次转会条款:若本菲卡未来以超过1500万欧元出售A费,曼联将获得50%的转会溢价分成。
据葡萄牙《球报》披露,本菲卡已与马德里竞技就A费转会达成协议,转会费高达2400万欧元(约2050万英镑),按照条款计算,曼联可分得(2400万-1500万)×50%=450万欧元(约385万英镑),加上此前未公开的浮动奖金,总收益将逼近750万英镑。
知名转会专家法布里奇奥·罗马诺在社交媒体上评价:“曼联在青训球员合同中植入的二次分成条款堪称教科书级别,这些收入可能直接转化为今夏引进一名顶级中场的预算。”
青训战略: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
回顾近五年,曼联通过出售青训球员累计收入超过2亿英镑,从丹尼尔·詹姆斯(2500万镑)到迪恩·亨德森(2000万镑),再到如今的伊兰加与A费,俱乐部正系统性地将青训产品转化为财政资源。
青训主管尼克·考克斯在接受MUTV采访时透露:“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培养一线队球员,更要构建完整的资产增值链条,每个离开的球员都带着回购条款或分成条款,这是现代足球的生存智慧。”
数据显示,曼联目前仍有12名外租球员的合同中包含二次转会分成条款,其中汉尼拔·梅杰布里(塞维利亚)和齐达内·伊克巴尔(乌得勒支)的条款被认为“极具升值潜力”。
财务杠杆:FFP困局中的曙光
在刚刚公布的2023/24赛季财报中,曼联的净债务仍高达5.38亿英镑,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新规要求俱乐部在未来三年内将足球相关亏损控制在9000万英镑以内,通过青训球员交易获取的非营业收入,恰好属于FFP认定的“良性收益”。
足球金融专家基兰·马奎尔分析称:“这1350万英镑可以完全计入当期利润,相当于为曼联增加了等额的引援空间,如果俱乐部能在今夏出售麦克托米奈等本土球员,FFP将不再是制约因素。”
未来布局:复制“切尔西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曼联的青训变现策略与切尔西近年来的操作高度相似,蓝军通过出售芒特、奇克等青训产品,在过去两个窗口净赚超2亿英镑,但曼联管理层强调,他们的模式更注重长期稳定性。
“我们不会为了短期收益透支青训体系。”曼联CEO理查德·阿诺德在球迷论坛上表示,“所有出售决定都基于技术团队的评估,比如伊兰加的离开是因为当时有加纳乔的崛起,而A费的转会包含了回购选项。”
当曼城依靠石油资本横扫转会市场、切尔西通过“卖青训”规避FFP时,曼联正走出一条兼顾竞技与财务的中间道路,伊兰加和A费的二次转会分成,或许只是红魔青训红利爆发的开始,随着新股东英力士集团入主后对基础设施的升级,老特拉福德的“造星工厂”有望输送更多能创造双重价值的球员,对于球迷而言,这远比一掷千金的豪购更值得期待——毕竟,自家孩子的成功,永远带着最纯粹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