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竞走锦标赛上,来自山东的20岁小将王磊以1小时18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子20公里青年组冠军,并刷新了该项目的全国青年纪录,这一成绩不仅让他C7娱乐成为本届赛事最大的黑马,也为中国竞走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比赛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选手参赛,赛事分为成年组和青年组,设20公里、50公里等多个项目,作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最高级别竞走赛事,本次锦标赛不仅是国内选手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选拔亚运会和世锦赛人才的重要参考。
在男子20公里青年组比赛中,王磊从出发阶段就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尽管前半程并未领先,但他凭借稳定的技术和出色的体能分配,在最后5公里实现反超,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夺冠,赛后接受采访时,王磊表示:“这个成绩超出了我的预期,但平时的科学训练给了我信心,特别感谢教练团队在技术细节上的指导。”
中国竞走队主教练陈志强对王磊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他的技术动作非常规范,步频和步幅的平衡做得很好,这在青年选手中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他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陈教练透露,王磊有望入选下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
女子成年组20公里比赛中,东京奥运会铜牌得主杨家玉以1小时27分33秒卫冕成功,这位27岁的老将赛后表示,自己的目标是突破1小时26分大关。“虽然拿了冠军,但离个人最佳还有差距,接下来会针对后半程的体能问题加强训练。”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赛事首次采用电子判罚系统辅助裁判工作,该系统通过安装在赛道上的传感器和高速摄像机,可以更精准地识别选手的腾空犯规,中国田径协会竞赛部主任李明表示:“科技手段的引入让判罚更加客观公正,也有助于运动员规范技术动作。”
在50公里项目上,云南选手张伟以3小时42分18秒的成绩夺冠,这个被称作“田径马拉松”的项目对选手的耐力和技术都是极大考验,张伟在30公里处开始领跑,最终将优势保持到终点。“高温天气对所有人都是挑战,我的策略是前半程保存体力,后半程依靠补水站的科学补给逐步提速。”张伟分享了他的取胜之道。
赛事期间还举办了竞走项目发展论坛,多位专家指出,中国竞走虽然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但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仍需加强,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刘洪涛建议:“应该在中小学推广竞走运动,让更多青少年接触这项对关节冲击小、锻炼效果好的项目。”
本次比赛的另一亮点是观众互动区的设置,组委会在赛道旁安排了技术讲解员,通过大屏幕实时分析选手动作,帮助观众理解竞走规则,带着孩子观赛的市民李女士说:“原来以为竞走就是快走,现在才知道对技术有这么多要求,孩子看得特别认真。”
随着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开启,中国竞走队面临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本次锦标赛涌现出的新人让教练组看到了希望,陈志强教练表示:“我们会总结这次比赛的经验,在冬训中重点提升年轻选手的大赛抗压能力。”
竞走作为中国田径的传统优势项目,曾在奥运会上多次摘金,从陈定、王丽萍到刘虹,一代代运动员用独特的“中国式摆臂”技术在世界赛场留下印记,随着训练体系的完善和科技手段的应用,中国竞走正向着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本次全国锦标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检验了各队的训练成果,也为明年的亚运会选拔奠定了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竞走健儿将继续在国际赛场展现东方韵律的特殊魅力。